魏晉朝(220年—266年)天下大事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東漢末年,天下擾亂,群雄逐鹿,曹操在軍閥混戰中,勢力逐漸增強,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,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。延康元年(220年),曹操逝於洛陽後,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、篡奪漢室政權,在許昌稱帝,遷都洛陽,建魏。至咸熙二年(265年),司馬炎篡魏,改國號為晉,曹魏滅亡。 滅亡原因: 1、新魏主更換太快,後期太小,難以駕馭士族權臣;
" Q: K1 x/ C( K+ [2 r# R1 ?$ K2、宗室權力被過分削弱“煮豆燃豆萁”,外姓將領獨大,奪權時曹魏皇室沒有外援;
# _, m; E) S1 B% k0 N, I3、司馬懿太長壽,強大的司馬氏家族興起無人制衡。 晉朝(265—420年),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,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。它上承三國,下啟南北朝,屬於六朝(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)之一。 265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,國號晉(265年—316年),定都洛陽,史稱西晉,280年滅東吳,完成統一。此後是綿延16年的“八王之亂”,永嘉之亂後,晉愍帝遷都長安,使少數民族乘虛而入,建立了十六個國家,3年後匈奴族首領劉淵攻克長安,俘晉愍帝,316年西晉滅,史稱“五胡亂華”。 317年,晉室南渡,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(317年-420年),東晉曾多次北伐。 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。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,加強了民族融合,北人南遷,開發了江南地區。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。 420年,劉裕建立宋,東晉滅亡。 滅亡原因: 1、統治集團腐朽,政治制度落後,權力分散;$ e; b9 T$ I& ~
2、白痴晉惠帝無力控制全局,導致宮廷實權派內鬥,以及八王之亂,耗竭了國力;: q2 L4 r% P. v$ d+ A/ E/ i
3、沒有正確處理好民族矛盾,導緻小數民族入侵(五胡亂華)。
: o7 X8 z5 P; c4 w% C+ c6 c' V, ?+ a# u: }& p
- _, S4 R, }6 O6 h: z+ X |